得益于物联网综合技术的加持和共享经济的模式创新,无人货架(你可以理解为新零售、无人店的一种微型呈现形式)一夜之间火遍全球N大洲,又借助于Amazon Go等明星项目夺得消费者的瞩目、传统零售业的焦虑和侧目,以及最重要的——资本市场的疯狂青睐。
于是,沿着这条看似理所应当的投资思路,以无人货架为代表的无人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了。但是等等,我们今天不想炒旧饭。对于火爆趋势,当保持冷静分析,而如今眼看它以同样的速度急急陨落,除了唏嘘感慨,同样应保持冷静分析。
4月初,刚进入无人货架行业半年的爱便利退出无人货架业务运营,不再布放新的货架,也不再接受商业合作。而在此之前,全国著名的猩便利也收缩战线回一线城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人货架的问题可以说是自诞生之日就潜伏的。所有行业都有潜伏病症,为何偏偏无人货架未能逃过一劫呢?这要看本行业的免疫能力、自愈能力与潜伏病症之间如何长期博弈了。在今年年初的一篇文章中,iot101君曾分析过彼时无人货架行业所涌现的问题,并作出总结及预测:
从饕餮盛宴到一地狼藉,时间不过数月,无人货架的命运走向不由人不唏嘘。今天我们再来谈谈,回顾无人货架行业的基因、模式、资本、趋势,或能发现它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个中缘由。
资本离场,如何续命?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7年,无人货架开始爆红,吸引了数十亿融资,其中不乏腾讯(每日优鲜便利购)、阿里巴巴(果小美)等巨头公司的投资。不可否认,无人货架作为智慧零售细分行业的一个风口,有着无人化、易部署、办公零售新商机的诸多优势;然而,正如上一篇文章分析的那样,在资本的燃烧下盲目扩张大肆铺点,欲借“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思维把无人货架商家害的不轻,海量运营的烂摊子只能自己承担。
据调查,在无人货架运营过程中,最难解决的是货损率。它既包括由于信任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取验货、付款等错漏,也包括易损毁、生鲜类商品的自然损耗。其次是物流成本,即铺点密度如未达到定值,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仍然很高,这就使得无人货架的“无人”原生优势大大减弱。加之饮食类配送效率要求高,商家需保证品质新鲜度,才能比传统便利店更有竞争力。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如此凄凄惨惨戚戚的运营现状下,即便趋之如骛的资本风投,也不再贸然砸向“融资速度赶不上烧钱”的初级版无人货架了。
危机之下的四种选择
资本凉凉,风停猪落,那些无人货架的玩家们的焦虑不言而喻。那么,下一步如何自救呢?在这里,我们至少看到了三类选择:
第一类,知错,退圈,脱粉,认输。
据透露,如那些黯然离场的创业者们,不管是选择了赚快钱主动退出,还是在市场和资本厮杀中被迫离场,至少从结果上来看,无人货架这个风口,确实撑不起如此体量的玩家和资本。目前,市场上犹存的无人货架主流玩家仅剩每日优鲜、便利蜂、果小美、便利猩四家。
第二类,抱团取暖。
上一篇文章分析了爆发式行业前期的自我整合功能,在无人xx领域,该功能更为强劲,马太效应更为明显。在市场份额逐渐萎缩、运营效率不断走低的状况下,或许仍有铺货点、品牌优势等积累,不甘心退出,那么被收购不失为一种得体的退出方式。抱团取暖成为无人货架的常见现象,如小美和番茄便利合并,今年初便利蜂也宣布收购领蛙。另外,背靠大资本的无人货架也可以有玩一玩的机会,饿了么Now在上线后,已经在首个入驻的城市上海实现了运营盈利。
第三类,也是最聪明也最不服输的一类,无人货架的故事讲不下去了,没关系,我这里剧本多着呢,智能货柜了解一下?
精明如您,不禁要问了,无人货架和智能货柜有毛区别?难道货架不是智能?难道货柜不是无人?@#¥%%¥#@#¥%¥#@#@!@#@!@#¥%&*……
答案是,讲故事的人比听故事的人更精明。区别在哪,其实神机妙算的iot101君在上一篇文章当中,已经画出重中之重了——无人货架行业(甚至是整个共享经济赛道)的主流竞争聚焦: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精细化运营。如果说无人货架是初阶版本,那么智能货柜就是其进化的高阶产物了。其物联网技术和模式创新体现在哪呢?
首先,它针对货物损毁和丢失等老大难题,融入一系列感知、监控和运算能力:扫码开门、人脸识别、线上下账号绑定等措施加起来,是不是比一个单纯的摄像头监控有力度多了?(但同时这也提高了成本,但没关系,咱忽悠的就是资本。据领蛙合伙人郑旭东透露,一台智能货柜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哇。)
其次,针对用户体验问题,AI光下棋是不行的,还得能了解用户习惯、推送货品、分析新鲜度、精准识别用户取货种类数量以便实时结算。
以阿里联合美的推出的主打全场景即时零售的智能货柜为例,阿里自从宣布进军无人零售领域以来,已相继开拓华东、华南、华北、西南等区域市场,这个智能货柜在占地不足0.5平米的小卖柜中,库存产品数量可多达200个,小卖柜所搭载的AI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选择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据说实时识别正确率高达99.99%。
第三,云平台的加入也让智能货柜的云端大脑更具信服力,优化补货调度、物流运营等。如,每日优鲜推出了智能货柜“云冰箱”,采用了腾讯云智能货柜解决方案。其先进之处是,这款智能货柜采用人脸识别开柜,可自动检测用户购买的商品,并做到商品补货的定向优化。
综上,无人零售、自助收银、图像识别、AI、云平台等物联网综合技术的应用,让精细化运营一步步实现。目前,果小美、猩便利、每日优鲜等都在准备布局智能货柜。
除了技术,模式的探索革新对于精细化运营也是必要的。
首先,扩大生态。曾经高举“解决最后一米”旗号登台亮相的无人货架,从一开始想要对决的就是线下便利店,现在发展到索性推出无人便利店。据猩便利高层表示,门店未来会打通猩便利APP线上业务,包括门店在线下单及周边配送等在内的商业模式将为猩便利实现互联网化、线上线下融合进行全域布局。
其次,是运营策略创新。从去年开始,无人货架品牌猩便利在上海铺点,今年在运营上有所创新,选品上加入众多“网红食品”来吸引消费者。
结尾
其实,不管玩家们如何旋转木马,模式如何推陈出新,这个时代与共享经济的相遇,最终还是靠物联网技术来调和。避不开,逃不过,躲不掉,谁能押定这个方向,谁就占据了集技术、模式、运营的逻辑制高点。(不是道德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