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在1月12日宣布,已完成对无人货架运营商领蛙数千万元的战略投资并控股,领蛙将并入便利蜂的无人货架业务,成为便利蜂旗下品牌之一。这是无人货架行业在狂飙突进大半年后的首次重大整合。
以便利店起家的便利蜂先是在中关村密集地开出几家便利店,近几个月便利蜂正在从中关村的大本营中“出走”,消耗大量开店资金的同时也盯上了无人货架。在便利蜂的设想中,相比市场上电商、外卖等其他切入角度,便利蜂的门店与领蛙的无人货架能产生更强的协同效应:首先是SKU相似度高,无论是采销、仓储都无需新建团队、体系和基础设施,可以省去建立BD能力和选品能力的漫长过程;其次是物流体系能够复用,便利店可以成为无人货架天然的前置仓,不仅有助提升店面坪效,对于降低货架的配送成本和提升配送效率也有极大帮助;最后是数据优势,便利店作为线下一定地理半径内最大的消费行为聚合体,有着比线上更强的信息聚合能力和反应能力,与无人货架配合,能产生更完整的用户画像,有助货架的精细化运营。
同一个风口的创业者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事实上,领蛙的董事、股东和投资人蒋海炳在收购达成后对媒体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其实在领蛙被收购的新闻公开前,自己完全不知情。“是资本毁了这个赛道。”
的确,资本不等人。资本看上了无人货架这条崭新的赛道,期待着自己投资的五家无人货架中,最终至少有一家脱颖而出,占据行业龙头。2015年成立的领蛙最先打出了无人货架的概念,但先发优势还是输给了资本。随着中小公司融资不顺,无人货架行业的整合大幕已经开启。
随着新零售概念的火热,赛道上的创业公司进入了一场外界看不懂的“混战”:以生鲜电商起家的易果同时经营着O2O生鲜,参与便利店以及无人货架的投资运营。今年的1月3号,易果领投了无人货架哈米的A轮融资。“通过哈米的无人货架业态,后面连接易果的供应链,包括易果1小时的配送服务。通过这个端口,消费者既可以在货架上拿到他想要的东西,也可以在1小时之内买到易果的产品。所以要考虑怎么样让这样一个开放式的货架业态跟易果长期营建的供应链这样一个比较庞大的商品库连接起来。”易果集团联合创始人金光磊告诉《商学院》记者。
成立刚半年多的猩便利也同时扎入无人货架和智能便利店的两个风口中。“办公室是我们所希望获取的最高质量的用户群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这意味着有更多的转化。无人货架最大的改变就是场的改变,从大卖场,电商模式的‘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今天猩便利用数据和线上的技术,先捕捉到用户的需求,反而按照需求把商品对接,把商品前置,从而产生更多的订单跟交易。猩便利用的就是一种最小颗粒度,最强渗透的方式。”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司江华说。
今年一月,猩便利被爆出在三、四线城市撤站后又遭到质疑:有网友爆料称公司的猩便利货架已经一周没有补货,只剩下不到5个SKU,而此前正常的补货频率达每周两三次。记者在位于西三环的一家传媒公司看到,公司同时进驻了每日优鲜和猩便利两家无人货架,下午两点,每日优鲜的冰柜和猩便利的零食柜有不同程度的空架。一位公司员工也向记者透露了“实锤”:猩便利此前已经在确认东西卖完后就不再给公司补货了。
对此猩便利回应称,猩便利货架补货正常运转,部分货架根据后台数据分析进行模块化调整;关于资金链,猩便利业务发展一切正常,目前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无人货架创业公司可能会大量裁掉商务拓展人员(BD)。“无人货架创业公司前期人员结构有问题,一家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精细化运营,包括完善货架管理,商品配送,售后服务,个性化运营等,而无人货架早期有着大量的商务拓展员工,如今在优质写字楼的‘占坑’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因此这段时间应该会大量裁掉BD人员。”庄帅说。
遥想2017年上半年,无人便利店也曾被资本追捧,不少创业者在下半年举行发布会,表达了大量开拓加盟的野心,如今开店进展缓慢。“无人值守”的状态使得多数商品依然集中在日常快消标品,比如饮料、火腿肠、饼干、膨化食品等。相比于有人值守,无人货架很难在鲜食和自有产品上占优势。基于此,很多无人货架企业开始尝试差异化,比如推出冷柜、热柜、鲜食、网红食品,这对供应链的要求会大大提高,当网点不够密集的时候,运营成本会很高。
“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是个测试技术未来的应用场景,不是一个更高效率,更低成本运营的商业业态。”庄帅预测,未来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业态将向两个方向转型:1,开放式货架变成封闭式货架,减少货损率,向更多商业体系和购物产品渗透;2,以更加有核心竞争力的方式,利用知名度跟商业地产谈判开有人值守便利店。“零售业的原则就是‘前端铺量,后端压价’,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毛利率。最终这些新零售创业公司不是靠货架卖货赚钱,而是靠线下的商业体系赚钱。”
无人货架狂飙猛进的半年后,创业者又纷纷打出了新概念:猩便利定义500米内满足用户即时消费需求的业态为“便利蜂窝”。“有一天有可能我们会放弃便利架,也有可能放弃便利店,我们主要围绕的目标是白领每天停留时长的便利蜂窝。我们用大数据的运算,把用户最需要的商品推给他,同时我们用店仓一体的方式,对接用户更多对SKU商品的追求。”司江华说。
“货架只是一个表象。我们实际上要开店,我们要做中国最大的基于办公室场景的零售网络。我们是希望把便利店变成一个小而美的业态,它的SKU的规划,营销,线上线下OMO的融合应该区别于传统便利店,它会是一个新业态。”果小美创始人阎利珉也表示。
但不约而同的,创业者都感受到了赛道的拥挤和窘迫。“对创业大环境来讲,今天给一家创业公司的窗口很短的,你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跑出来,决定你自己的生命力跟战斗力。”司江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