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便利店+便利架”才是最优形态
今年,“新零售”整体经历了四波发展:第一波是无人自助售货机,主要是卖咖啡、橙汁、盒饭等产品;第二波以缤果盒子为代表,开始出现无人便利店;第三波就是现在比较火的无人便利架,全新消费场景触达用户;第四波,我认为是升级版本的便利店,比如我们投资的猩便利。
这四波形态中,要求越来越高,维度也越来越高。我判断今年最大的投资和创业都会发生在新零售领域,而且会是升级便利店。
单靠几个货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货架的零售,好比裸奔一样。而升级版便利店在供应链、系统、数据、运营等方面的要求,远超传统便利店。这对团队要求非常高,纯互联网的人、纯零售的人、纯做系统的人、纯做技术的人都是搞不定的。
我觉得便利蜂是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走一些弯路,遇到一些问题。但我对互联网人强大的能量和独特的布局非常有信心,比如便利蜂现在的布局打法就不是传统的模式,传统零售商很难理解 。
9月以来,无人值守便利架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无人值守便利架并不是新物种,一年前在很多地方就出现无人货架了。
同时,它也不是很多人理解的“架子+零食”的简单形态,它需要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没有供应链能力的货架公司是不能存活下去的。为什么选择猩便利?因为它采取的是“便利店+便利架”的打法,这是需要有很强的供应链、数据、系统作为后端支撑。
我认为,无人值守便利架具有无限的空间。
比如,它能获取一个人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买了什么东西等详细数据。饿了么就做了一件事情,让你订的食物在30分钟送到,然后就造就了2000万订单量。而猩便利,则能使你在几分钟、几百米内就能吃到想吃的东西,而这是一个千亿级市场。
消费场景的不断更新也会导致新的商业革命。因为无人便利架,这个变革首先是从办公室爆发的,但我相信未来300米内的消费解决方案都要进行变革。以便利店为中心,辐射周边2—3公里的购物需求,再配上无人便利架,解决最后一百米购物问题。
目前,中国便利店的日销售额平均在5000元左右,罗森、全家好一点的店能达到1万多元。但通过猩便利的组合拳打下来,未来可能做到10倍、20倍,甚至更高的日销售额。有了利润,便利店业态本身就会极大提升,就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优惠。比如,销售量就能反映到供应链上来,便利店就有议价能力,就可以拿到最优惠的产品,然后反馈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