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了在供应链体系上的升级,迎接接下来挑战的重要一环还有“物流和仓配”,“这一环节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无人货架们的生死”,哈米科技CEO赵文强说。据其介绍,“在有成熟点位的前提下,供应链仓配这块的成本能控制在25%,但初创期非常高昂,能到百分之两三百。新开一个仓,需要对接,配备人力等,如果点位数不够密集的话,成本就起来。”
对此,零售前沿社记者亲自采访了每日优鲜的补货员,并计算了一下这其中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以北京市朝阳区将台片区为例,据其透露每日优鲜有差不多120个站点,每人每天补货的话需要配送6个左右站点,以每个站点5块钱,每件商品2毛钱来算(每日优鲜货架的SKU 大致在40个左右),一个补货员的人力成本就在120块左右(分配到单个站点是20块),占到了其每日单点销售收入接近20%左右,可以说已经算行业领先水平了。
据了解,七只考拉以及果小美的物流成本都占到了整个销售收入的25%左右。要知道每日优鲜依靠的是自己强大的前置仓储备。以此类推到其他无人货架企业(现阶段绝大多数无人货架的企业的物流配送还是选择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目前阶段这样的成本水平想必只能多不能少。
最后也是目前很多企业依然很看重的,那就是优质点位的覆盖。“走过跑马圈地的阶段,优质的劣质的货架目前应该一清二楚了”,小e微店CEO荣光对零售前沿社说,“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运营那些优质的、可以靠其盈利的点位,而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货损率高的可以毫不保留的选择裁撤掉。”
对此京东到家Go事业部总经理江军表示赞同,作为京东到家内部孵化的无人货架品牌,京东到家Go从一开始就选择100人以上的优质点位入驻,包括腾讯、58同城、途牛、平安金服、DHL、中软国际、京东等知名企业都是其客户。“针对三四十人小规模企业的点位其实已经偏离了商业模式本质,(进驻三四十人规模的企业)不可能赚到钱,我也不愿意趟这趟浑水”,小e微店CEO荣光表示。